2011年1月9日星期日

如新華茂紅麴膠囊

紅麴膠囊

功效:
降血壓:日本有學者經動物性實驗,發現在飼料中添加紅麴培養物,可使有先天高血壓症的老鼠血壓下降。

抗疲勞:潘子明教授以自製的紅麴餵食老鼠,發現能延長老鼠的游泳時間。

防癌:日本動物性研究發現,紅麴的橘色素可抑制腫瘤的發生。

降血糖:日本學者玉田英明以添加紅麴培養物的飼料餵食兔子,發現有血糖下降的情形。

正好這幾年來健康食品在國內外日漸受到重視。中國大陸、日本及歐美各國,都投入研究,市場潛力無窮。



如新華茂紅麴膠囊為全台灣第一家經過衛生署認證(衛署健食字第A00004號)通過紅麴產品及獲得2000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產品。

國家雙重認證下,其有效性、安全性保障可以說國家嚴格把關,確實可降低血中總膽固醇、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發生腦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。


醫學臨床實驗報告

不可忽視的橘黴素毒素
可是,紅麴在發酵過程中可能會伴隨著色素的代謝而產生毒素──橘黴素(citrinin),又稱桔黴素。

橘黴素對動物及人體的肝及腎有危害。研究指出,它具有致畸性毒性,注射在雞胚胎中會造成雞胚胎畸形。

一年多前發生狗狗集體腎衰竭事件,那時就有獸醫師懷疑,狗乾糧被橘黴素污染,才會導致悲劇。
雖然不是每一種紅麴菌種都會產生橘黴素,但如何在紅麴製品中減少它的含量,已經引起學界高度重視,是目前熱門的研究項目。

橘黴素含量無標準值
紅麴雖好,卻需小心使用,一般人並不知道。比如衛生署就沒有針對紅麴製品中橘黴素含量提出限制,因為「紅麴不是國人的主食」,食品衛生處技正謝定宏說。

台大教授潘子明大力鼓吹紅麴的優點,不過,提到橘黴素,他馬上板起面孔來,露出嚴肅的神情,「千萬不要忽視這個肝腎毒素。」

潘教授建議以1ppm(100萬克中含1克)為安全標準值。隨後他也分析市售十幾種紅麴米,發現大部份紅麴米的橘黴素含量高出他建議的幾十倍。

不過,衛生署認為這個標準太過嚴苛。「畢竟沒有數據指出有人吃了含大量橘黴素的紅麴而死亡,」謝定宏技正說。

經濟部轄下的食品發展工業研究所,則立下更嚴格的標準,由於看好這一塊食品工業的市場,食研所在開發紅麴食品產業的同時,注意到橘黴素的問題,於是參考日本《食品添加物公定書解說書》第七版,將0.2ppm當做標準值。 潘子明教授神情凝重地說,「希望統合的力量快出現」,有完整且多面向的研究,民眾才會有保障。

紅麴製品分成膠囊健康食品及一般食品。而一般食品,紅麴只能當做食品添加物,「就像鹽一樣,有益處也有壞處,」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陳陸宏說,民眾要聰明選擇。 而健康食品的紅麴膠囊才有功效,衛生署有認證制度。

一般膽固醇在250mg/dl以上的民眾,醫生會開降膽固醇的藥物給他們。而250 mg/dl以下,又處於危險邊緣,有些營養師會建議他們服用健康食品來避免膽固醇升高。

紅麴膠囊一定好?不見得,還是得注意副作用及用量。
1.孕婦不能吃:紅麴有活血的功效,孕婦最好不要食用,以免大出血。
2.避免與含菸鹼酸的藥物合併使用,避免副作用,干擾肝臟功能。
3.注意用量:就算你服用的是衛生署通過的紅麴膠囊,還是得依照標示服用,一天儘量不要超過9.6毫克,否則服用過量,還是會對肝及腎造成負荷。
建議你在服用前,一定要請教醫生。

因此,建議大家在選擇真正能降低膽固醇的紅麴膠囊時,一定要確認是不是含有足量能降低膽固醇的「紅麴菌素-K」,並加上具有「健康食品」的小綠人標章,因為這是國家政府幫我們認定真正具有功效的產品,不只可以更貼近心血管的保養需求,吃起來也更安心!